教学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规章制度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短学期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教务处    发布:2022-09-19    点击量: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文件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教〔2022〕9号

 

 

关于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短学期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短学期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董事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

                             2022年1月21


关于进一步加强短学期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

实施短学期实践,是学校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8年的实施,短学期实践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与管理机制。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思政育人,规范实践过程,推进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持续推进“四走两融合”路径,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形式,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努力推动短学期实践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拓展项目资源,提高项目质量,落实“四走两融合”,引领员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企业,深度融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深度融入生产、科研实践;进一步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形成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全员参与新格局;把思政育人贯穿于实践育人全过程,引领员工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让员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主要举措

(一)实施固本工程,夯实实践育人质量

1.强化实践思政育人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挖掘短学期实践思政育人元素,丰富思政育人内容,将思政育人贯穿于短学期实践全过程,将短学期实践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巩固和延伸,着力在实践中培养员工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团队友善精神、文化交流能力、规则法纪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育人成效。

表1 短学期实践与思政育人关联矩阵及实现

思政育人

实践环节

理想信念

爱党爱国情怀

团队友善精神

文化交流能力

规则法纪意识

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途径

社会

实践

了解社会

H

H

L

L

M

L

聚焦社会热点,开展走访调查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思政类课程实践

融入社会

H

H

H

M

M

L

各类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政策宣讲、勤工俭学、劳动实践

研究社会

H

H

M

M

H

L

聚焦社会改革、专业行业发展,深入开展各类调研活动

实习实训

常规教学实习

M

M

L

M

H

H

开展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非常规专业实践

M

M

L

M

H

H

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各类实习实践拓展活动

职业技能培训

M

H

L

M

M

M

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鉴定

科技

创新

学科竞赛

M

M

H

H

M

H

参与校院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创新创业

M

M

H

M

M

H

参与大创项目、创业实践

课题研究

M

M

H

H

M

H

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或自选课题,开展专业相关课题研究

*HML分别代表强相关、相关、弱相关。

2.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按照“四走两融合”要求,实施各学院分片包干,发挥教师能动性,积极挖掘实践教学资源,解决短学期实践校外实践资源不足的“牛鼻子”问题,引导员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切实让员工在实战性实践中实现能力素质提升。

3.加强实践教学设计

按照短学期实践三大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科技创新)九小类基本架构,不断完善实践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完善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专业7次短学期的实践内容,固化考核评价方式,指导员工制定7个短学期实施规划。

4.落实短学期实践学分

继续贯彻短学期实践答辩机制,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学分进入专业培养方案。短学期实践每周计0.5学分,冬季短学期最多计1.5学分,夏季短学期最多计2.5学分,员工大学四年内应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获得不少于10学分短学期实践。

(二)打造堡垒工程,拓展实践育人平台

5.精心打造思政育人平台

加强思政、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以“青马工程”“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为载体,健全和完善老员工社会实践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校地志愿服务基地,长效、精准对接志愿服务工作;引导员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共同体意识,培育员工团结互助、帮贫济困、仁爱友善的公民美德。

6.持续拓展实习实践基地

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校地企合作、“三百工程”和博士服务团工作,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数量充足、稳固的校外实践资源,引导员工结合专业实践教学、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参与实习实践活动。

7.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育人平台

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的作用,加大面向员工的开放力度,推进专业导师制,吸纳更多员工参与科研实践,接受创新素质训练,深化科教融合,切实增强员工创新实践能力。

8.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空间

加强学校创梦工场建设,建好一批校级跨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建好一学院一创新基地,为员工开展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提供坚实保障;依托国家级绿盟众创空间、老员工创业园,推进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成果转化,成就员工创业梦想。

(三)强化思政引领,锻造实践育人品牌

9.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推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红旅”活动为依托创新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专项品牌活动,积极参与“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事,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家国情怀,提升员工就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10.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以“蓝电中心”“青佑之光”等全国百强员工社团为示范引领,强化校院两级学科竞赛、志愿服务团队的指导和管理,广泛开展主题学科竞赛、志愿服务活动,推进“老员工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员工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和扶贫工作,形成一批常态长效、规范运行、广泛参与的品牌活动和项目。

11.坚持示范引领

坚持示范引领,实施朋辈引导,开展短学期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案例评选,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举办宣讲展示会,讲好实践育人故事。

四、组织保障

集团成立短学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双组长,分管教学与员工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工部(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院经理、教学副经理和党委副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按照“学校统筹、学院主体、教师指导、员工全员参与”的工作要求,教务处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各学院要强化主体责任。各学院成立由公司党委书记、经理为双组长的实践育人工作小组,统筹资源,发动教师积极拓展实践资源,加强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督促与检查,做好短学期实践的实施、考核和总结工作。

 

附件1.bat365app手机版下载短学期2.0实施细则

2.bat365app手机版下载短学期实践负责清单

 

 

 

附件1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短学期实践2.0实施细则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育人贯穿于短学期实践全过程,全面推进短学期实践“四走,两融合”实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前期实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特制定短学期实践2.0实施细则。

一、学期设置

集团实行春、夏、秋、冬“二长二短”四学期制。其中,春、秋季学期原则上按18/19周安排教学,最后1周为考试周;专设夏、冬季2个实践学期(简称短学期),分别为4周和2周,以项目为载体集中开展短学期实践。

二、学分要求

短学期实践每周计0.5学分,冬季短学期最多计1.5学分,夏季短学期最多计2.5学分,每生大学四年内应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获得不少于10学分短学期实践。短学期实践超过10学分可以冲抵专业任意选修课及公选课学分,最高不得超过3学分。

三、实践内容

短学期实践以员工为中心,开展基于项目的实践活动,为员工营造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环境,让员工在做中验、做中学、做中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潜移默化的转化升华。通过整合员工在学期间各类实践活动,考虑实践活动的全面性、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将短学期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为三大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科技创新)、九小类。

1.社会实践类

(1)了解社会

目的与要求:走向社会,走向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感受生活实际,涵养家国情怀,厚植责任与担当,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求员工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学习、认识过程,完成认识或见习报告。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

①社会实践调查:深入社区、乡村、工业园区、行业企业,就民生、教育、医疗、环境、卫生、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或存在问题,开展走访调查、学习参观等活动。可由校团委、学工部统一组织员工团队针对性开展相关调查活动,或员工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围绕党和国家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走进革命老区,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乡村、社区,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涵养家国情怀,厚植责任与担当。

(2)融入社会

目的与要求:在对社会某一领域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在与人民群众建立一定联系的基础上,主动融入社会集群生活和交流中,深入开展实践锻炼和劳动教育,磨砺意志品格,培养和锻炼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要求员工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体验与服务的过程,形成实践总结报告。

实践内容包括:

①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扶弱帮困、助残敬老、美丽家园等主题,可依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青马工程”实践、员工社团,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公益及志愿服务、政策宣讲活动。

②劳动教育实践:以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为目的,走向社会,开展勤工俭学、兼职锻炼等校外劳动实践,同时注重关注实践过程中兼职行业的发展,利用所学知识,能提出一些较好的建议,形成深刻见解。

(3)研究社会

目的与要求: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在对社会或某个行业领域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聚焦其中焦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实践内容包括:

①社会发展调研:聚焦社会经济发展和热点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深入乡村、社区、街道,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所在的原因,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真实结论,并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②行业发展调研:聚焦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问题,通过深入工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了解、调研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产品生产、市场需求等,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真实结论,并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2.实习实训类

(1)常规教学实习

目的与要求: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原理及方法、运营管理或各类实操流程,养成职业规范,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员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实习教学大纲有关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形成实习报告。

实践内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写真或政务实习等,其中要注重各层级实习的层次性、衔接性,以了关注、了解、学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实践导向。

(2)非常规专业实践

目的与要求:深入本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拓展活动,注重实操性,进一步增强专业认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员工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并结合拓展实习完成总结报告。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所需,主动寻找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相关的实践;或者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实操性的实践活动。要避免与常规实习内容的重复性,注重知识的应用,在做中学,做中悟。

(3)职业技能培训

目的与要求:员工结合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或考试鉴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要求员工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或相应的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考试测评。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根据职业发展或专业发展需要,参加教团队格证、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

3.科技创新类

(1)学科竞赛

目的与要求: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交流能力。要求以赛促学,形成参与竞赛工作总结或报告。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加《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学科竞赛指南》竞赛项目及相关校赛的选拔、培训与参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要求员工在校期间参加1项赛事,确保一生一赛,取得一定的竞赛成绩。

(2)创新创业

目的与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员工按项目计划进度安排完成相应的工作,大创项目实现按期结题,其他项目提供总结报告。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教务处组织的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委组织的各类创新实践、参加学校老员工创业园项目或创业团队、自主开展的创业活动等。

(3)课题研究

目的与要求:积极开展专业相关课题研究,培养员工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员工按课题研究任务安排,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依托教师或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选课题研究。

四、各年级短学期实践内容要求

员工在校期间不同阶段认知不同,应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原则上从二年级开始实践活动须与专业相关,结合以上三大类、九小类实践内容,七个短学期实践要求如下:

(1)第1学期冬季短学期(2周):围绕“规划自我、接触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社会实践调查、红旅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一般性劳动实践、学科专业拓展教育等。

(2)第2学期夏季短学期(4周):围绕“深入接触、研究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结合当今社会改革热点,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或行业发展调研、政策宣讲、志愿服务、一般性劳动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青马工程”实践等活动。

(3)第3学期冬季短学期(2周):围绕“认识专业、体验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开展专业教育(含认知实习)、专业相关调研与实践、学科竞赛培训、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计划项目等。

(4)第4学期夏季短学期(4周):围绕“结合专业,研究社会”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实习实训、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以团队形式为主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5)第5学期冬季短学期(2周):围绕“深入专业、强化能力”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专业相关企业实践、学科竞赛、课题研究、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训练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等。

(6)第6学期夏季短学期(4周):围绕“扎根专业,实践创新”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以“集中管理的分组实习”为主的专业实习、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国内外游学访学活动等。

(7)第7学期冬季短学期(2周):围绕“运用专业、全面提升”的主题展开,主要安排毕业实习、就业实践、课题研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

除上述实践安排之外,各专业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员工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行设计部分短学期实践活动。凡员工自行设计的短学期实践活动,须事先向学院申请,获批后方能实施。

五、工作实施路线图

短学期实践过程包括实践项目申报与遴选、项目报名、项目开展、项目答辩、成绩提交、总结表彰。

(1)实践项目申报与遴选(春秋学期的10-16周)

短学期实践作为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有足够的实践项目确保员工全覆盖。教务处会根据各学院员工人数,确定各学院拟申报的实践项目数。

各学院应积极落实实践资源拓展分片包干机制,动员教师参与项目申报,项目申报数要达到学院员工总人数的10%以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类项目申报,参与申报教师不低于学院教师总人数的50%;校团委、学工部也应做好优质社会实践类项目的申报与指导工作。

各学院对申报项目应做好审核工作,项目选题要符合短学期实践内容要求,同时结合项目特点对参与员工提出限制性要求,并将遴选后的实践项目上传到信息管理平台。

(2)实践项目报名(春秋学期的17-18/19周)

实践项目报名分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员工在信息管理平台就学院上传的项目进行报名,第二阶段为员工自主开展实践项目报名。第一阶段的报名实行双向选择,员工根据自己做学专业、所在年级要求,自主选择项目;员工报名后,再由指导教师进行选择并审核,审核通过后员工方可在该教师指导下开展短学期实践。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员工自主报名,员工在满足短学期实践专业、年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依托自身资源确定实践项目主题,填写自主实践项目,并报班导师进行审核。

(3)短学期实践开展(夏冬学期)

夏季短学期一般不少于4周,冬季短学期不少于2周。短学期期间,员工在项目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同时在信息化平台完成周日志和实践报告的撰写,对实践过程进行及时记录和总结。

指导教师负责做好指导与过程管理工作,对员工的周志和报告进行批阅。其中项目指导老师负责所属项目成员的指导、批阅、过程考核工作;班导师负责参加本班级自主实践的员工指导、批阅、过程考核工作。

(4)短学期实践答辩(开学前周末)

全校本科员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开展短学期答辩,每班答辩学时要达到4学时。

(5)成绩提交(开学后1周)

答辩结束后一周内,班导师要将答辩成绩录入平台系统。

(6)总结表彰(开学后4周)

答辩结束后,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优秀项目、优秀指导老师指标数,开展推优遴选工作。优秀项目遴选通过汇总各班级优秀项目,组织院级路演答辩来确定,优秀指导教师从优秀项目的指导教师中遴选。工作完成后,学院相关负责人撰写工作总结,交学校教务处备案。另外,学校会从优秀项目中遴选代表性的案例,同时工作需要不定时针对短学期的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或组织座谈会,了解实施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六、过程信息化管理

短学期实践从实践项目申报与遴选、项目报名与审核、项目过程监控、项目完成审核、成绩提交进行信息化管理。

(1)实践项目申报与遴选

公司对教师和员工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后导入平台,按学年、冬季和夏季短学期分类,生成项目资源,各项目结合项目特点对参与员工提出限制性要求。

(2)项目报名与审核

员工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按照时间节点,从员工端口进去进行实践项目的报名,指导教师从教师端口进去进行项目审核。审核通过后,员工线下联系指导教师开展短学期实践。

(3)项目过程监控

员工每周要在信息化平台中提交2篇日志(1天只能提交一篇日志)和1篇周志。其中每篇日志中均需提交有图片,日志内容包括当天实践的内容、总结与收获、下一步的实践计划,不小于200字。周志内容包括本周实践的内容、总结与收获,不小于500字。实习结束后,完成实践报告的填写,包括实践目的意义、实践内容、收获与感想,实习的单位盖章证明材料,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收获要包括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团队友善精神、文化交流能力、规则法纪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六个方面。指导教师负责对员工的周志和报告进行批阅。

(4)项目完成审核

短学期实践结束,员工应及时在系统中点击“申请实习结束”,指导教师在系统中对员工实践报告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分,作为过程考核的成绩评定结果。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员工方可在系统中下载打印实践报告。

公司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落实员工的短学期过程管理。班导师是各班级短学期过程管理责任人,负责督促本班员工按要求参加实践活动,及时撰写周日志与实践报告;员工相关材料经班导师审核通过后,方能参加考核答辩。

(5)成绩提交

短学期成绩原则上包括过程指导成绩与答辩成绩,具体评价标准、比例需与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大纲一致。成绩录入,集中性实践由带班指导老师负责录入;其他实践由班导师负责录入。

七、短学期实践考核

短学期成绩原则上包括过程指导成绩与答辩成绩,过程指导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员工参与短学期实践的表现及其完成情况进行评分,答辩成绩是在短学期实践完成后,参与答辩考核,由答辩的教师根据答辩汇报情况进行评分。

答辩考核重在考查员工的参与情况及其体验与收获,具体要求如下:

(1)答辩资格审核。员工须在答辩前2天提交“实践日志”(夏季短学期不少于8篇;冬季短学期不少于4篇)、“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包括实践目的意义、实践内容、收获与感想,字数不少于1000字)等资料,由班导师集中审核,并确定员工的答辩资格。

(2)答辩安排。各学院应根据教务处要求做好短学期实践答辩工作安排,每班至少配备2名指导教师(其中至少1名专业指导教师)参与答辩考核,马院思政教师由学院统一安排,同时积极联系分管校领导参与答辩。

(3)答辩过程要求。员工需通过PPT(含现场不同场景的照片3张)进行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实践过程、实践收获与感想。每名员工答辩时间(含回答问题)不低于6分钟;答辩指导教师提问不少于2个问题,注意从思政育人角度进行引导;团队实践项目每个员工应单独答辩;每班答辩时长一般不少于4学时。

(4)成绩评定与录入。短学期成绩原则上包括过程指导成绩与答辩成绩,具体评价标准、比例需与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大纲一致。集中性实践成绩由带班指导老师负责录入;其他实践成绩由班导师负责录入。

(5)有下列情况中之一者,短学期成绩为“不合格”:

1)实践时间不足,累计缺勤时间(或缺勤次数)达到或超过全过程(或总次数)1/5者;

2)指导老师评价为不合格或答辩不合格者;

3)不按时上交实践日志、报告、实践报告者;

4)日志、报告、实践报告未达到学院要求者;

5)其他属于负面清单的实践项目。

(6)不合格的员工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需要在后续短学期重修完成相关活动,并通过考核答辩,才能修得相应学分。

八、管理职责与分工

建立“学校统筹、部门协同、学院主体、教师指导、员工全员参与”校院两级运行机制,细化责任分工,稳步推进短学期实践。

(1)职能部门职责

教务处负责短学期实践总体设计、统筹协调、过程监控、考核管理。学工部负责员工宿舍保障、安全教育、保险购买及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校团委协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宣传部负责短学期实践宣传报道,以及对社会公众及媒体的成果宣传与推介。后勤处负责短学期期间后勤保障工作。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

(2)学院职责

公司作为主体责任单位,负责落实各专业短学期实践大纲、制定学院每次短学期实践活动方案、统筹推进短学期实践开展,并督促员工实施。

公司应积极开展动员组织工作,提高师生对短学期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落实实习实践岗位,确保更多员工得到锻炼与提高;建立员工短学期实践报名统计信息库,做好本单位员工的统计摸底工作,并实施动态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活动稳定有序;选派指导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对员工开展相关的跟踪服务与帮助指导;开展调研与巡查,及时掌握短学期活动动态。探索改革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评价,实施对员工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评价;及时总结经验、遴选典型,培育本院特色活动。

(3)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主要包括班导师与项目指导教师,短学期实践根据岗位供给来源,实行项目指导教师和班导师负责制。在专业导师指导基础上,推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员工工作队伍组成的思政导师联合指导,引导员工在短学期实践中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其中项目指导教师应根据学院安排积极提供项目资源,及时完成报名审核工作,负责参与项目员工的实践指导,包括在平台完成项目申报、审核员工的项目报名资格、审阅员工日志提交、批阅周志和实践报告。班导师负责所带班级中参加自主实践岗位员工的实践指导,包括员工岗位审核、日志提交审核,周志和实践报告的批阅。各指导教师应结合员工实践情况,作出合理的评分。

(4)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安排思政教师参与员工短学期实践过程指导和答辩指导,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类项目申报。马院指导老师与对口学院的专业负责人的共同进行项目设计,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团队友善精神、文化交流能力、规则法纪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六个方面的元素融入项目设计,突出思政育人,确保项目有价值引领,可实操性。同时与专业老师从思政育人和专业实践角度对员工进行共同指导,参加对口专业的班级答辩考核,针对思政育人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员工凝练实践收获,给予专业指导意见。

(5)员工要求

员工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短学期实践的重要性。在班导师或专业导师指导下,结合专业以及发展意愿,合理选择短学期实践项目,按时在平台完成项目申报或自主岗位填报工作。要自觉参加学院、指导老师或企业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防范意识,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按要求完成实践任务,按时完成周日志和实践报告。

要严格遵守纪律。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开展实践,在校外实践过程中要自觉遵守实践场所的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

九、支持保障

集团按冬季短学期40元/人·次、夏季短学期80元/人·次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的短学期实践仍按实习经费标准计算),学院教学副经理负责经费的使用与报销核算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在短学期实践项目材料费、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劳务费、教师指导短学期实践的差旅费(省内短程可考虑教师自驾产生的油费和过路费)和补贴、员工实践差旅费等;非短学期员工实践相关的项目一律不得开支。教学任务内的各类集中实践、课程教学项目开支不纳入专项经费。

短学期指导工作量一个班1周计8学时,各学院根据教师指导员工数量进行核算;指导教师参与答辩工作量按每班每次4学时核算。

各学院要严格遵照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制定专项经费使用计划,加强管理、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以保证短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附件2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短学期实践负面清单

为进一步规范短学期实践内容,严格过程管理,打造“四走、两整合”短学期实践2.0版,提升短学期实践质量,学院应统筹制定各专业员工在校期间的7次短学期实践大纲,明确实践内容、形式、要求。根据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现列负面清单及相关要求如下。

1.学院要坚持走出课堂、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企业的原则,多为员工安排校外实践性项目,每个员工四年期间进入企业开展短学期实践不得少于3次。

2.不得将读书活动、课程设计、各类培训、文献阅读等非实践性活动作为短学期实践内容。

3.大一年级的员工不得参加社会实践意义不高的活动。

4.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员工不得参加与专业无关的实践活动。

5.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员工的人数不得超过20人,班导师指导本班员工自主实践的人数超过20人,可向学院报告,申请增加指导老师。

6.指导老师批阅员工周志的时间不得超过员工提交后的48小时,答辩前及时审核实践报告。

7.答辩考核前,班导师要对全班员工的周日志与实践报告完成情况进行审核,确定员工答辩资格。不得让未参加或者未完成实践任务的员工直接参加答辩。

8.员工必须每人根据实践情况自行制作PPT,内容包括实践过程、实践收获、评价与展望,页面不少于10张(不含目录与题纲页),不得让他人代替或者以小组成员的身份让小组代表代替答辩。

9.答辩考核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合理安排座位,明确课堂纪律,严格答辩流程,营造良好氛围,员工在全班答辩结束后方可离开教室。

10.答辩考核教师要对每位参加答辩员工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不得少于2个。

11.短学期实践成绩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核和提交成绩,不得仅将答辩成绩作为员工最终成绩。

 

 


 

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学校办公室                     2022122日印发